港交所實施市調機制旨在緩和自動化交易引致的極端價格波動(譬如「閃退」、程式錯誤等等)以維護市場有序交易。此機制亦有助讓投資者在短暫冷靜期內重新評估市場,並作出投資決策。此機制不會暫停交易,並非用來限制股價上落,與某些市場限制證券交易每日漲跌停板制有所分別。
市調機制以儘量減少干擾市場的影響,特意包括特別措施。例如:
香港交易所為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採取動態價格限制的市調機制模式。 在此模式下,個別產品價格如出現劇烈波動便會觸發冷靜期。
下圖說明適用產品觸發市調機制的運作,並以±10%為觸發門檻及冷靜期內的價格限制為例
l 市調機制僅適用於持續交易時段整數買賣單位的買賣盤輸入,不適用於開市前時段及收市競價交易時段。
l 在持續交易時段中,每只受市調機制限制的產品(市調機制產品)均按動態價格限制受到監測。在證券市場,恒生綜合大型股、中型股及小型股指數成份股的價限分別為為 5 分鐘前最後一次交易價格的±10%、±15%和±20%: (衍生產品市場為±5%)。
l 一旦股票價格超出5 分鐘前最後一次交易價格的±10%(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成份股)、±15%(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成份股)或±20%(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或期貨合約價格超出±5%,市調機制將被觸發,並隨即開始 5 分鐘的冷靜期。
l 就每個市調機制產品而言,於單一交易時段(早市和午市為兩節交易時段)內最多可以觸發一次市調機制。
l 冷靜期後觸發市調機制的產品將恢復無限制的正常交易。該市調機制的產品在同一交易時段內不會再有市調機制監測。
在證券市場的市調機制涵蓋所有恒生綜合大型股、中型股及小型股指數成份股。
香港交易所網站刊載市調機制證券名單及觸發門檻。指數任何新增的成份股會在新增首日加入市調機制證券名單。同樣地,任何被刪除的指數成份股會在刪除首日從市調機制證券名單中刪除。在衍生產品市場的市調機制只適用於以恒指或恒生國企指數為相關指數的現月及下月合約月份(現時有8張期貨合約)。
市調機制監測適用於持續交易時段,以下時間除外:
l 早市與午市的首15分鐘
l 衍生產品市場的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
[1] 由於冷靜期持續時長5分鐘,監測將於午市結束前的最後20分鐘停止。
由於在觸發市調機制後的五分鐘冷靜期內,受影響的相關證券或指數並未暫停買賣而是繼續於設定的價格限制範圍內買賣,故衍生權證及牛熊證仍可買賣,並不受任何價格限制。
但投資者應留意,如因市調機制所涉及事件令掛鉤資產出現不正常交易情況以致發行人難以對沖,發行人可獲豁免提供流通量的責任。在此情況下,五分鐘冷靜期內或會出現短暫沒有報價、報價數量減少或買賣差價擴闊等。
如果因惡劣天氣而延遲開市(例如,八號(或以上)颱風訊號/極端情況及/或黑色暴雨警告),與正常開市相似,開市後的首15分鐘將不受市調機制監測。
如果因惡劣天氣而導致提前收市(例如八號(或以上)颱風訊號/極端情況於交易時段懸掛),冷靜期仍然可在收市前15分鐘內被觸發及持續至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