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權證投資者有權在指定期間以預定價格「購入」或「出售」相關資產。衍生權證可於到期前在香港交易所現貨市場買入或賣出。到期時,衍生權證一般以現金作交收,而不涉及相關資產的實物買賣。衍生權證的相關資產種類繁多,包括有股票、股票指數、貨幣、商品或一籃子的證券等等。發行衍生權證的機構是與相關資產的發行人沒有關係的獨立第三方,一般都是投資銀行。在香港買賣的衍生權證的有效期通常由六個月至兩年不等,每隻在香港掛牌的衍生權證均有其指定的到期日。
①持有人
以持有人的權利而言,窩輪可以分為認購證和認沽證。
認購證(Call Warrants):賦予持有人一個權利但非責任,以行使價在特定期限內購買一定數量的相關資產。如果備兌證的投資者看好相關資產的後市走向,則會購入其相關資產的認購證。
認沽證(Put Warrants):賦予持有人一個權利但非責任,以行使價在特定期限內出售一定數量的相關資產。如果備兌證的投資者看空相關資產的後市走向,則會購入其相關資產的認沽證。
②時間性
備兌認股證分為美式認股證和歐式認股證:
美式認股證:持有人在股證上市日至到期日期間任何時間均可行使其權利。
歐式認股證:持有人只有在股證到期日才能行使其權利。
事實上在香港市場上主要流行的是歐式認股證。
我們在報紙和財經網站上經常看到某個備兌證的簡稱,投資者可以從中看到該備兌證的一些資料。
我們以12157騰訊法巴零十購E為例:
兌換比率
是指每一單位(股)認股證能換取多少單位的相關資產,如果顯示是"0.1"的話,即10個認股證的單位換一個單位的相關資產。在使用計算認股證的相關公式時,往往用顯示的倒數作為兌換比率,也就是說如果資料上顯示"0.1",計算時就默認為10,以下的相關公式就是這種情況。
溢價
認購證的溢價=(認股證現價×兌換比率+行使價-相關資產現價)/相關資產現價×100%認沽證的溢價=(認股證現價×兌換比率-行使價+相關資產現價)/相關資產現價×100%由於在股市的交易進行當中,相關資產的現價和認股證的現價總是在變動,所以溢價的顯示也會在經常跳動。對於選擇認股證時,溢價越小,贏的機會就越大,當然我們還得考慮其他的因素。
槓桿比率
杠杆比率=相關資產現價/(認股證現價×兌換比率)
引申波幅
引申波幅是揭示認股證價值的重要指標,一般的歐式認股證是用B-S模型﹙Black and Scholes model﹚進行計算的,由於計算的公式比較複雜,並不是此文所介紹的範圍,況且一般的投資者都能從有關資料上獲取此項數值,就沒有必要自己動手計算。
我們所要說明的是引申波幅對衡量認股證價值的重要性,引申波幅越大,認股證的價值就越小,認股證價格的回落的機會就越大,反之亦然。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到引申波幅並不是認股證價值的決定性因素。
對沖值
對沖比率指相關資產的價格變動及認股證價格變動的比例關係。顯示發行商要為對沖認股證風險而需買入或賣出相關資產的數量。它的數值介乎0到1之間。
如果對沖比率越接近1,說明有關的認股證越價內;如果對沖比率越接近0,說明有關的認股證越價外;如果對沖比率越接近0.5,說明有關的認股證越接近等價。
由於發行商要根據此指標去決定買入或賣出相關資產以供投資者兌換,所以有關認股證的投資者可以根據這個指標估計出發行商已經買入或賣出相關資產的數量,從而瞭解對手(發行商)的底牌。此項指標是投資認股證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標,其計算也引申波幅一樣比較複雜,同樣可以從一般的資料上獲取有關數值